昨天拜訪時,遇到一位早年曾經協助民進黨選舉的黃大哥,說已淡出政治圈多時,但聽到時代要進入高雄,說他抱有很大的期待。在他的體認中,政治人物常常礙於現實,都得找快速有亮點的東西做,結果一些需要長期養成的,例如屬於高雄的觀光路線,就缺乏能夠讓人回味再三的。
「相對外國的大山大海,台灣的自然資源條件比較不足,如果沒有好好養幾條深度的路線,怎麼談觀光?」
我跟黃大哥說,其實高雄有很得天獨厚的環境,因為我們離海邊超近、離山邊也不遠,加上有城郊的農業區、也有山地的原住民聚落,加上漁村、港灣區 ... 等等,其實可以發展出深度文化體驗的路線,絕對還有很大空間。
晚上,參加了大武攏族的 大滿舞團在文化中心至善廳的表演《太祖的孩子》後,我想起了早上的談話,真的,台灣的文化能量絕對是有的,只是看政府願不願意去看重,並且耐心的去協助各地方發掘出這些耐人尋味的特色。除了政府的態度,文化的工作,也必須有在地的關鍵人物帶著大家一起耕耘。
今年11月3日,小林大武壠族舉辦每年一次(農曆九月十五日)的夜祭,當時跟黨部的夥伴下了班後就衝去,但太晚了,只看到表演的最後,那時舞團的周金源大哥就邀請我們來今天的正式演出。他說,這的表演是第一次在舞台上正式公演,會有比較完整的呈現。
對於這樣的邀請,我只要允諾要去,就會去。今天去了,真的也換回很多感動。
9月時到日光小林社區,就知道,這個地方曾經遭受悲傷,但是當地人並沒有因喪失希望,反而是藉由外地族人返鄉,開始找尋過去的舞蹈歌謠,他們甚至特地前往日本博物館中,將日治時期所錄製的大武壠歌謠帶翻拷,再重新帶領族人學唱,才找回源來的古謠,我相信這個過程相當不容易。
所以,今天的表演,當我看到穿著藍色服裝大武壠族的小孩參與其中,覺得這樣屬於台灣特有的文化,在即將失傳之前,因為部落老中青族人的堅持,又能夠繼續下去,真的很感動。
在結束前,部落唱了一首《小林加油》,我差點就噴了。不過看舞台上的人們,他們是認真地要跟大家說:小林要靠自己站起來,我們從悲傷中走出來了。
下周四下午1:20-3:10,在台南嘉南藥理大學還有一場演出,請大家也一起關注!https://npptw.org/isTh9E